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孙子兵法·谋攻篇》
以色列對加沙的武力是碾壓式的,但從它攻入加沙開始,這場戰爭就沒有贏家。
十月二十八日下午,我在布魯克林看到了規模盛大的反戰遊行。人們舉着巴勒斯坦國旗,叫着“ceazefire now”(馬上停火), “occupation is a crime”(佔領是罪)。隊伍佔領了一整條寬闊的馬路,長得看不見頭尾。
我不認識巴勒斯坦國旗,站了一會聽清楚他們的口號,才確認了自己沒有理解錯。在總統立場堅定,毫無原則地支持以色列的美國,原來還有這麼多人關心大西洋彼岸一個和他們不相干的國家的人民的死活,看不慣以色列的作爲。
隨着以色列行動的升級,它在國際上的爭議也越來越大。內塔尼亞胡需要這場戰爭,以鞏固他的權力。但對於以色列這個國家,日益增加的戰爭規模將一步步損害這個國家的形象;對於以色列的人民,這次戰爭將讓他們損失本來在穩步進行的改革機會。戰爭賦予了獨裁者更大的權力,令本來在進行中的經濟改革和政黨競爭不得不終止。
現在說當然晚了,但以色列對待加沙的政策倘若不是屯墾,倘若它沒有將加沙陸路水路全面封鎖,讓這個地區陷入日益絕望的境地,而是使用滲透、同化之類更溫和的政策,哈馬斯也不會陷入絕望的瘋狂,做出明知會引起瘋狂報復的恐怖襲擊。困獸猶鬥,敵對的政策滋生仇恨。逼到戰爭這一步,其實已表明以色列政策的失敗。
所以,我可以用《孫子兵法》的同一篇做個總結:
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孙子兵法·谋攻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