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生有幸見過金庸一面,是在大學的時候,在浙大紫金港的臨水報告廳。他講話的內容我已經不記得了,也沒有簽名留影。只記得他看上去是個平凡的老人,講話也沒什麼出彩,沒有太振奮人心也沒有像傳聞那樣的不善言辭。如果不是從小到大讀了他的小說那麼多遍,或許我根本不會記得那次見面吧。而此刻聽得他仙逝的消息,我真的很慶幸有生之年能見到他一面。這大概跟不到長城非好漢一樣吧?見到了,也不意味著甚麼。但沒見過,必是終身遺憾。
不知道有多少人是看格林童話長大的。金庸的小說,就是我的格林童話。武俠小說是不適合做童話的,對俠義、對愛情太較真,不利於步入社會。但反正,小說裡的人生觀就這麼不知不覺地融入到了我的血液裡了。感謝他,讓我至今擁有一顆純真的心。小時候曾想,要能像金庸那樣,通過小說影響許許多多人的世界觀,是多麼了不起的事情。現在回想起來,這或許就是所謂的夢想吧。
如果回到十多年前的那次會面,擺脫了靦腆的我,會問他甚麼問題嗎?當然我是很想知道他是怎麼構思出那十四部小說的,是怎麼把人物刻畫得如此鮮明的,是如何記住那麼多歷史事件,順手拈來那麼多詩詞歌賦的,是怎麼寫絕了武俠這個流派,怎麼成為了當代中國最偉大,影響最深遠的作家的。但是,這些或許問和不問都一樣吧?天賦,是獨一無二的。就像世界上只有一個梵高,世界上也只有一個金庸。不能複製,只能走自己的路。所以,那次遠距離地見上一面,或許已經足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