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標題,就知道《哲學家們都幹了些什麼》是本通俗的哲學入門書。它沒有令我失望。它比《蘇菲的世界》還要好讀,而且剔除了多餘的故事情節,代之以作者對各大哲學家幽默風趣的評論。我自以為懂點哲學,看完這本書發現自己之前啥都不懂,現在才豁然開朗。各個著名的哲學家終於填入了歷史年表裡。
這裡綜述以下書的線索吧。
哲學從蘇格拉底的懷疑開始。笛卡爾說“我思故我在”,其實是說只有我在懷疑這件事是可信的。笛卡爾崇尚歐式幾何從五個公理推出整個平面幾何的世界的簡潔優美正確,希望用同樣方法推導出世界的普遍真理,因此被稱為理性主義。而真正提出一個靠譜的理性主義哲學體系的是斯賓諾莎。他的結論是整個世界是一個實體。然後休謨用同樣的理性主義思路,把一切論斷都懷疑了一遍,於是發現除了數和量的推論和經驗外,沒有甚麼是可靠的。我們是不是處在《黑客帝國》的世界或是《盜夢空間》的世界不重要,因為倘若不能被感知,是不是就沒有意義。不過他最牛X的是發現因果律是不能被邏輯證明的,從而讓科學從理性的系統變成了實用主義和經驗主義的系統。接著是一度一統天下的康德。他提出的物自體、表象和先天認識形式讓哲學達到一時的完美,讓理性和自由意志有了各自的空間。然後是提出正反合的辯證法和絕對精神的黑格爾。再然後叔本華把物自體解釋為生命意志,讓哲學走入人生感悟形式。尼采的權力意志則完全脫離了邏輯推理。再然後羅素和維特根斯坦的邏輯實證主義證明了語言並不能準確表達真理,從而揭示了為什麼哲學發展到現在也得不出個確切的結論。於是有了薩特和加謬的存在主意和他們用文學表達哲學的方式。
最後哲學發展只能得出主觀真理的結論,這有些讓人失望也讓人釋然。為什麼大家都說甚麼是幸福因人而異呢,就是因為這個主觀啊。這也說明了再偉大的哲學家的獨斷也無法讓我們信服的原因。哲學本來就是要懷疑,有絕對的真理還懷疑甚麼?《道德經》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非常有道理。不過如書中所說,中國古籍語言太不精確。如果說一句話,各個人可以有各種解釋,那還說甚麼呢。既然真理是主觀的,我也可以心安理得地寫我的小說,來闡釋我的真理了。嗯,或許要先看看加謬和薩特寫了甚麼。
Karl
貌似挺有意思。有电子版不?
Charlotte Guan
可以上amazon.cn買,換成美金只要幾毛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