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场的概念分为四个层次:
1、不相信市场经济,这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怀疑主义,主张政府干预,这是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3、对市场经济非常信仰,但也认为必要时政府应该介入,这是芝加哥学派
4、对市场的信仰坚定不移,这是奥地利学派
张五常是芝加哥学派的拥趸,而张维迎则是奥地利学派的拥趸。
张维迎2010年7月出版的《市场的逻辑》的第三章,通过奥地利学派的角度解读了这次波及全球的经济危机。
一直以来我都有个疑惑,那就是宏观经济学里主导的凯恩斯主义似乎和微观经济学里关于市场的核心思想背道而驰。微观经济学讲的是市场,而宏观经济学讲的是市场的失灵和政府的调控。如此矛盾的观点,如何在经济学中并存?奥地利学派的回答,是对凯恩斯主义的彻底否定。那个曾被认为帮助美国走出1929年的大萧条的以凯恩斯经济学为理论基础的罗斯福新政,是错误的。罗斯福的新政不过是胡佛的旧政策的延续:拯救银行;在大企业之间实行联盟,促使企业增加投资;限制企业解雇工人和降低工资;干预价格;实行财政赤字,建设大量公共设施;实行贸易保护,大幅提高关税;禁止移民。这些都是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所倡导的措施,正是这些措施延缓了市场自身的调节,使得萧条持续了这么久。
凯恩斯主义究竟错在哪里?简单地说,就是金融危机的根源是消费过盛,而非不足,通过刺激内需和贸易保护主义而复苏经济,有如饮鸩止渴,只是延缓危机,使得危机爆发时威力更大。通常的理解是这次金融危机的根源是高杠杆,是金融管制问题,和过度消费有什么关系?张维迎的解释是,美国经济的高度杠杆化是美联储信贷扩张政策的结果,而不是其原因。我觉得张维迎把个中道理说得很有意思,这里简单复述一下。
这次金融危机的起源,是美联储实行持续的低利率政策和信贷扩张,扭曲了市场信号,一方面误导了企业家过多地从事本来无利可图的资本品投资,导致原材料价格和工资的大幅度上涨,造成股票市场泡沫,另一方面又误导消费者增加消费,减少储蓄,使得本来不该借钱的人开始借钱,本来不该买房的人开始买房,导致了房地产泡沫和不可持续的高消费。此外,美国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刺激政策和担保政策,则使问题进一步恶化。
那么,由低利率、信贷扩张和刺激和担保政策引起的危机,可以通过刺激需求,增加政府投资解决吗?这个光从危机根源看就是一个与目的背道而驰的手段。本来企业就投资了不该投资的东西,现在让政府这个更没效率更容易决策失误的机构来增加投资;本来借钱和消费就已经过多现在让政府来出面扩大借贷增加消费。这岂是雪中送炭?根本就是雪上加霜!因此,奥地利学派的主张是,萧条是市场自身调整的必然过程,有助于释放经济中已经存在的问题,政府干预只能使问题更糟。
以上说的是美国,对中国而言,要走出危机,政府仍有可为之处。那就是,改革产权制度和激励制度,以刺激生产,而不是刺激需求。GDP增长靠的是投资,消费和出口三驾马车。萧条的到来对投资的影响最大,因此政府的措施应着眼于挽救投资而非扩大消费。政府直接执行的投资通常是低效率的。对于中国而言,最有效的增加投资的手段莫过于完善产权和法制,允许汇率自由浮动,以创造一个良好的营商环境,使得国内贸易像出口一样有利可图。
《市场的逻辑》写于2010年中。中国在2009年市场信心大跌。但其时通货膨胀还不明显。张维迎说,“判断经济是否过热,不能只看价格水平是否上涨,而主要应该看利率水平和信贷扩张。从信贷扩张到价格水平的上涨有一个时差,当等到通货膨胀发生时,萧条就到来了。”这个很值得以后判断经济走势时借鉴。
而到了2011年末的今天,通货膨胀迹象已露,股市跌回十年前水平,房价却依然高企。金融危机前股价和楼价虚高,而危机出现后股价急跌楼价却纹丝不动,这实在令人费解。张维迎说美国的金融危机是不该借钱的人借了钱,不该买房的人买了房。我觉得中国在这点上并没什么区别。现在中国的房价以美国中产的收入都觉得贵,却有这么多大学毕业才几年的年轻人背着还贷一辈子的压力,垫上父母一辈子的积蓄,为新婚买房。在美国我们还能说拥有一套房子就是拥有属于自己的一片领土,可以阻止房东和政府的窥探。而在中国,买一套房子土地却只有几十年的使用权,还有面临拆迁的风险,我实在想不明白为什么这么多人会想买房。这样的楼市,还不算虚高?居然还要政府用限购令这种不正常的手段来压制?现今通货已然膨胀,股市已然暴跌,萧条迹象已现,为何楼市依然屹立不倒?记得97年香港金融危机时那么多人为负资产叫苦,今天中国的危机为何表现如此奇怪?是不是政府把利率、汇价、公共项目等弄得太过畸形,使得危机延缓并正进一步加剧?
总结下来,美国经济可能有复苏的迹象,中国的经济危机却还是刚刚开始。中国的制度允许中国政府实行比美国政府有力得多的宏观调控。如果奥地利学派是对的,那么我们正在迎来一个被延缓了的更剧烈震荡。
最后记录一下《市场的逻辑》里提到的几本好书/文章:
哈耶克《价格与生产》(Prices and Production), 1931年。米塞斯和哈耶克预测了1929年的经济危机,是奥地利经济学派的领军人物。哈耶克获197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商业周期理论说人为造成的繁荣一定会伴随一个大衰退
Jesus Huerta de Soto Ballester《货币、银行信用和经济周期》(Money, Bank Credit and Economic Cycles):奥地利学派货币和商业周期理论最完整的现代版本
William White《价格稳定是否足够》(Is Price Stability Enough),2006年。指出价格水平不能作为判断宏观状况的主义指标,预测了经济危机